为认真贯彻实施《山东大学本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修订)》以及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丰富学生“四种经历”的要求和在校期间完成不少于三个月的社会实践的目标,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教育,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加充分的经费保障,切实让社会实践成为我校学生完成大学生活的一种方式,学院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安排,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对象
暑期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各类团队。
二、实践主题
(一)重点专题及相关要求
1.理论政策宣讲团: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等,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民生政策宣讲活动。
2.新农村建设服务团:服务新农村建设、农村农业发展、新型农民城;通过专题调研、走访、个案分析等形式深入社会现实、了解新农村发展的现状,担当社会责任。
3.科研创业先锋团:联系专业教师,对接“第一课堂”,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内容涉及“专题调研、科研攻关或科技开发等”,将科研成果和商业模式进行成果转化,积极开展创业实践;完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和备战大学生“创青春”创业大赛。可参考“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推荐的哲学社会科学类部分选题,见附件1。
4.调研中国·观察调研团: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深入的社会观察和社会调研,主题涉及“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家庭农场培育与现代农业、创新能力提升与节能减排、社区建设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新思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等。
面向全校各学院征集社会调研课题,各学院和校级学生组织可申报1-2个调研中国·观察调研重点团队,要求指导教师必须为正高职称,领队为青年教师或者党政干部,面向全校研究生、本科生组队。请各学院填写附件2,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报调研专题进行书面评审,对于立项团队学校单独划拨立项经费,每个团队拟划拨2000元。
5.青春志愿服务团:开展以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就业创业等方面农民工子女帮扶活动;走进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科学、文化、法律、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和与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培训,利用专业知识,为社区提供高水平的知识咨询和专业援助服务;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积极参加社区民主管理和社区文化建设,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高居民文化素质。
6.2016·实习见习团:利用岗位体验,引导学生就业创业,包括专业型岗位体验、非专业型岗位体验及就业创业见习等。
(二)其他专题
1、“走访沂蒙老区,薪传革命精神”2016学生党员暑期实践专项调研团:走访革命老区,访谈先进模范,服务地方发展,通过走访、参观、调研、服务等形式体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革命老区的发展变化,坚定信仰,增强自信。详细要求另见青春山大相关通知(http://www.youth.sdu.edu.cn/news/article.jsp?id=76079)。
2、“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推荐专项。参照《“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推荐的哲学社会科学类部分选题》(附加1)结合本学科特点,设定相关专项,开展实践调研分析。
3、“探寻丝路,行之张掖”实践团。赴张掖市进行理论政策宣讲、深化改革探究、旅游文化推介、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支教、爱心医疗支医、文化艺术服务等活动。现面向全校招募社会实践队员,团队人数20人以内,并由张掖市为本次实践提供媒体及资金支持,详细情况见附件3。
4、“汇聚公益力量,践行爱心教育”公益支教团。整合现有校内支教团队,规范管理支教团队,现有支教团队及新增支教团队实行注册制。创新暑期支教形式,推进开展公益项目,鼓励各团队在教书育人基础上,进行项目化运作,以支教活动为载体,推进公益项目的开展。开展特色活动,传播山大文化。详情请见附件11。
5、其他自拟题目。可参考附件9。
三、经费资助
学院将综合考虑各团队实际立项情况对立项团队进行资助,统筹考虑立项团队资助金额。省级表彰团队和“调研山东”表彰团队待评审工作结束后根据获奖情况额外追加本学院资助经费。
如立项资助团队同时推荐或申报其他实践专项(如调研山东、远洋实践者等),按照最高奖励进行资助,不进行重复资助。
四、团队组织要求
(一)组织要求:
每支团队必须至少配备1名专业教师或党政干部担任指导教师,其中立项团队的指导教师一般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每支团队由1名专业教师(可由指导教师加兼任)或团干部、辅导员担任领队,领队原则上要全程参与团队的实践活动。
每支团队人数一般为6-10人(不含指导教师、领队),活动开展时间(不含来回路途时间)不应低于一周。其中以岗位体验为主题的团队实际体验时间不应少于两周。
(二)团队名称要求:
请各单位严格审核团队名称。
学院立项团队以“山东大学开云网页版”引领团队名称;校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团队,请以“山东大学+学生组织名称”引领团队名称。跨学院组队团队以队长所在学院为准。
请在名称内注明团队要前往实践的具体地区(省内:地级市+区(县、市),省外:省、市、自治区+地级市)或企事业单位名称,省内如“赴青岛即墨”,省外如“赴河北邯郸”,企事业单位如“赴青岛海信集团”。跨区域实践团队也可省略区(县、市)或地级市甚至省、市、自治区名称,也可同时出现多个区域名称。
请在名称中写明团队实践内容或实践主题。各实践团队只能围绕1个主题开展活动。
举例:山东大学开云网页版“创研”赴济南、青岛、莱芜三地关于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调研团队。
五、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暨立项培训会
时间:5月27日下午4:00
地点:知新楼C座量子报告厅
培训会上,省级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针对立项答辩等内容进行分享
六、立项程序及日程安排
(一)立项申请
参加立项答辩的团队,需有实践接受单位接收证明(附件4),要求在此之前,自主与实践接收单位进行联络,取得证明,无接收单位的团队不予立项,特殊情况请电话说明。如有需要,可在工作时间到知新楼C座718办公室开具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介绍信(附件5)。
凡申报参加立项评审的团队及个人,要求真实、准确、详细、完整的填写《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资助申请书》(附件6),并附上实践接收单位的接收证明(复印件、传真即可,原件团队留存备用)、团队实践活动策划书,《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团队组织情况统计表》(附件7),开云网页版学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汇总表(附件8)以及社会调研类重点专题申报表(附件2)。以电子版的形式打包一并发送至队长所在班级团支书指定的邮箱。
申请参加答辩的团队请务必将《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资助申请书》并附上实践接收单位的证明(复印件、传真即可,原件团队保留备用)、团队实践活动策划书、团队及个人组织情况统计表填好。并以纸质版的形式将《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资助申请书》(注意其中的附件2、附件3务必手写签字后上交)及实践接收单位证明于6月10日下午21时前交到活动联系人处;所有材料电子版打包于6月10日晚21时前送达。
以上材料的电子版,务必对邮件主题和Word文档格式规范命名:团队申请书—年级—班级、专业—队长—项目名称(如:团队申请书—14级—英才班—王某—山东大学开云网页版关于平阴玫瑰的调研.docx)。
(二)评审答辩:
答辩时间另行通知,预计在6月13日、14日,地点在知新楼C座报告厅。
答辩展示可以采用PPT形式,也可用语言叙述。展示内容请着重注意以下各点:接收单位(相关联系人)落实情况、人员食宿问题、项目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活动目的意义)、安全保障落实、资金预算、前期准备、宣传设计及媒体、团队构成等。展示时间4分钟,提问时间2分钟(具体时间会根据答辩人数稍作调整)。学院团委将根据学生团队申报情况对申报团队进行评审,最终确定成功立项的团队及个人项目,在学院学生工作网站进行公示。
(三)调研中国·社会观察调研重点立项:
学校团委将组织有关专家对通过申报重点立项团队的申报材料进行书面评审,评审结果在全校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予以立项,在全校范围内招募团队成员,给与单独资助。
(四)项目启动:7月11日—7月14日。学校与立项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团委签署立项协议;举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题培训会。
(五)项目实施:7月初—8月底。各实践团队按照活动规划、工作计划、日程安排到接收单位或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六)项目结题:8月底—9月中旬。新学年开学后,立项团队结合2015—2016学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交流总结及评比表彰的各项要求,填写《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资助结题书》(样表见附件10),并提交立项结题报告(包括活动总结、专题调研报告或社会调查报告、团队成员个人小结及取得的实践成果辅助证明材料等)。学院在审核书面材料的基础上,举办立项结题答辩会,评定结题成绩,同时立项团队参加年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评比。具体要求见9月份通知。
(七)总结交流:10月中下旬,学校开展“实践归来话成长”主题团日、论坛、总结交流会等系列活动,举办“SDUPC_2016学生社会实践年会”,请各实践团队做好准备工作,注意收集与整理视频和图像资料。同时请各团队积极参加团中央、团省委相关评选、交流活动。
(八)经费报销:11月,详见具体通知。
本通知参照校团委发布于青春山大上的通知,具体见http://www.youth.sdu.edu.cn/news/article.jsp?id=76083
附件下载:2016年开云网页版暑期社会实践立项附件.zip
共青团山东大学开云网页版委员会
2015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