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号上午9时,山东大学开云网页版“A.C.T”留济南关于济南老城区文化遗产与民俗传承调查团队首次集聚济南老城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采访活动。本次实地走访的主要区域为泉城路以北大明湖以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传统早已为世人熟知,而承载这些历史和人文内涵的,正是无数的人文遗迹和优秀的老建筑。本次实践活动团队从泉城路开始向北深入。一街之隔隔断了商业繁华和旧式民居。不出几步,便走进了寻常人家。两旁人家的房屋高低错落。有重新翻修过的现代小楼,也有木门破旧、瓦缝长满青草的老宅。一路上,队员们走过双忠祠街,将军庙街,鞭指巷,走过王府井,曲水亭街。队员们不时停下拍摄取景或询问居民周边现状。走在路上,还能看见路边拐角处有老人就着古老的水井打水洗衣。双忠泉碑树立一旁。这经过几多历史的水井至今仍在滋润人们的生活。向前经过了“泰运昌辰”旧址,这是济南市现存较少的民国时期西洋风格和中国传统四合院风格完美结合的建筑。整个院落小巧别致,建筑规整,保存得十分完好。拐几个弯便来到了有名的将军庙街。该街之所以有名,不仅仅是因缘命名的刘猛将军,更主要还在于其作为中西宗教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见证者所带给后人的历史记忆。但曾经香火鼎盛的将军庙却已不见了踪影。向西而行便看到了按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建造的天主教堂。根据史料记载,就在天主堂建成后不久,当地百姓便在天主堂四角各建一座关帝庙,借乡土神关公的威势与洋教堂抗衡,而当年的城隍庙之所以修建,主要目的也是用来震慑天主教。“人事有代谢,往来有古今。”历经风雨沧桑,周围这几座几座庙宇早已不复存在,慈云观也被改造成了民居使用,只剩下天主堂孤零零地注视着这条愈发清凉的老街巷。尚还残存的老建筑是历史的无价之宝,而不幸湮没在历史长河的建筑记忆则是城市的重大损失。如今老城区的现状如此,应做出行动保护城市的财产,保护文化。
随机对路边的人了解有关老建筑建设的意见,居民告诉我们,城市的建设过快,很难感受到过去生活过的影子,感觉很遗憾。希望拆迁整改,最好能有所保留,使其原有的城市文化得以保留继承发展。对城区的建设发展,每一位居住者都有发言的权利。希望,济南的老城区能越变越好。
在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调查采访之后,队员们意犹未尽地结束了今天的实践。老城区的路还有很长要走,我们的调查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