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火炎焱燚团队在昆明展开活动,考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和一二·一事件纪念馆。该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基地对于学习红色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卢沟桥事变后,平津地区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了继续为国家培养人才,决定合作办学,在长沙成立了临时大学。南京沦陷后,长沙日军的威胁,临时大学继续内迁至昆明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始了八年的举世无双的三校联合办学的历史。

西南联大在云南八年,时值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又屡遭日机轰炸,生活困苦不堪。师生克服种种困难,精诚合作,共济时艰,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继承和发扬三校优良校风,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其影响延续至今,享誉世界。

“中业兴,须人杰”。西南联大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等诺贝尔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元勋等一大批英才,还有一批志士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统计,联大校友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6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党和国家领导人8人。辉煌业绩,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西南联大爱国民主运动是在中共联大地下党组织领导下进行的。抗战中后期,在联大爱国人士的努力下,昆明成为了民主运动的中心。1946年,联大完成了历史使命,三校北返,联大党员或到平津,或留云南,为新中国诞生作出了新的贡献。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密谋进行内战,以西南联大为首的四校学生自治会于11月25日组织反对内战,呼吁和平的座谈会,遭到特务的攻击。 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军队进入西南联大新校舍,捣毁教具,殴打师生。在冲突中,于再烈士,潘琰烈士、李鲁连烈士、张华昌烈士在保护同学、与特务的斗争中壮烈牺牲。

四烈士为反内战、争民主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但他们的血没有白流,它使全国人民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狰狞面目,使人们丢掉了幻想,坚定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决心。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先后在昆明遇刺牺牲,不久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在人民的支持下,解放军以弱胜强,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考察西南联大旧址,了解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一二· 一事件的历史及其影响,对于学习革命精神有着重要意义。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激励着我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