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九点,开云网页版Rumor Killer团队赴济南关于网络谣言的调研团队对山东省信息网络安全协会副秘书长、公安部等级保护地方专家组成员、信息安全管理与技术教学方面的专家张朝伦进行了采访。
张朝伦老师首先就网络谣言的现状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讲到:早在前几年,国家已经开始大力治理网络谣言,但是网络谣言这个问题就像空气中的细菌一样,不可能根除。它是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衍生变化的东西,是动态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减少谣言及其危害。
对于谣言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媒体等媒介本身就是具有自动放大的功能,从点到面到空间,信息的爆炸性放大也就可能成为信息变异到谣言广泛流传的过程。他提到谣言主要的产生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民众传谣,错误或虚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放大。另一方面,国外敌对势力和国内分裂势力操纵舆论,极力制造网络恐怖,试图威胁社会稳定。这两方面也联系着造谣者的不同目的。不同谣言流传的难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内容是突发性事件或者关系到重要人物的谣言更容易引起民众的关注,也更加容易迅速流传。
关于谣言的治理,张老师也提出了很多可行建议。对于造谣者,一经查出,严惩不贷;对造成极大影响,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应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接收谣言者,应提高自身共建健康网络环境的意识,对谣言,努力做到不看、不听、不信、不传,倡导做一个“四有”好网民。(“四有”好网民是国家网信办提出来的网民应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从国家、社会、个人各个层面来说,政府应加大监管及处罚力度,一旦发现有人造谣,扰乱社会治安,严惩不贷,尤其是要对试图扭曲事实、分裂国家的造谣滋事者零容忍,更应当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媒体等媒介应当知法守法,同时协助政府监督舆论往主流正确的方向发展;公民个人也应增强对谣言的判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以科学的方式生产生活,认识到自己在发表言论时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他还为团队调研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他提到团队可以从小处着手,比如针对大专院校在校学生等具体的小众群体进行调研。他还强调要从调研中找到提出新问题,提升调研的高度。张朝伦老师用专业的视角为团队调研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建议,成员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对接下来的调研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文/邓娈 宋文玉)
